登录个人中心

银川市强化十七项措施治欠薪齐心协力筑和谐

    发布日期:2023-09-04

今年以来,银川市积极实施源头防范、落实制度、形成合力、动态监管、精准治理等措施,对欠薪隐患定期研判、全程管控、联动处置,强化十七项措施根治欠薪工作取得扎实成效。截至8月底,全市检查用人单位2337家,涉及劳动者7.5万人。无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发生。

一是领导重视,高位推进。市委书记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落实中央根治欠薪的目标任务,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主持召开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题会议全面部署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市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发挥主阵地作用,制定相关文件12份,组织召开安排部署工作会议10多次。并且形成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做好根治欠薪工作的新格局。

二是属地管理,明确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督促各县(市)区政府履行好属地责任,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工作台账、完善工作清单,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纳入县(市)区政府、各管委会、市直相关部门年度考核,实行目标责任管理。

三是源头预防,全程管控。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安排、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行业监管责任,采取源头预防、全程管控有力举措,规范投资项目资金管理、规范工程款支付和结算、规范建筑市场秩序、规范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实现对建设项目劳动用工全过程闭环监管。

四是消除隐患,深入排查。抓早、抓小、抓预防,全面摸清欠薪风险隐患,对排查的建设项目的劳动用工与工资支付进行全程动态监管,形成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全过程监控闭环管理,及早化解矛盾纠纷,将欠薪隐患及时消除在萌芽状态。截至目前,排查工程项目798个,化解矛盾隐患56个,为4560名农民工追发工资4752.3万元。

五是畅通渠道,快处线索。畅通举报投诉渠道设立24小时值班电话,及时受理、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实施欠薪线索及时清零行动,全面加快“欠薪线索反映平台”和网信、信访等投诉举报欠薪线索的接收与核实处置,提高平台线索办结率。截至目前,受理举报投诉案件1901件,办理人社部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线索5957件、宁夏人社一体化系统转办案件857件、督办转办案件437 件,“12345”便民服务工单17114件(以上办理件时效内办结率均达到100%);为8976名职工(农民工)追发工资6389.85万元。

六是保障民生,开展人力资源市场专项执法检查。以坚决纠治失业保险基金骗领问题、着力规范人力资源服务市场秩序、重点查处用人单位招用工违法违规行为和严厉打击与职业介绍相关违法犯罪活动4个方面为重点,会同市场监管局联合开展银川市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执法行动,累计检查894户,责令5户进行整改。

七是盯紧目标,扎实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专项整治。以工程建设领域等欠薪易发多发行业企业和新就业形态为重点,通过畅通农民工工资维权渠道、集中交办督办重大欠薪案件、组织“薪暖农民工”服务活动、加强重点行业治理强化源头防欠强化监察执法整治、开展季度考核、完善欠薪预警监测和常态化清欠等手段,深入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整治工作。目前,已排查工程项目444个,为3934名农民工追发工资3125.2万元。

八是聚焦法律援助,开展“薪暖农民工”服务行动。为聚焦解决拖欠工资等侵害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问题,强化执法服务,加大法律援助,促进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得到更好地维护。会同市司法部门通过推动政策法规和知悉度更高、企业用工更规范、农民工权益维护力度更大地开展“薪暖农民工”服务行动。截至目前,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案件数73件。

九是以“国考”为契机、强化执法检查提速保质。为高质量做好我市迎接国务院2022年度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考核各项准备工作,力争在考核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我市抢抓工作时间节点,对全市新建、续建工程项目开展“拉网式”排查,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全覆盖。市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督导暗访工作10多次。全市共出动监察人员2850人次,检查工程项目615个;劳动监察机构下发询问通知书95份;下发限期改正指令书74份。

十是包案化解,快办案件。严格落实领导包案制度,定包案领导、定包案单位、定化解措施、定化解时限,实行拖欠农民工工资重大隐患案件排查和挂牌督办方法方式,强化行裁联动,集中查办欠薪案件,促进案件快处快结,包案化解率100%。

十一是完善信用体系,促进企业向好发展。建立健全部门间情况通报、信息共享机制和信用体系建设,今年6月,会同住建部门联合开展2022年银川市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工作,采取投诉举报核查、专项检查、“双随机”抽查和综合赋分的方式,开展对银川市160家建设施工单位2022年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工作,评定A级(诚信)企业59 家,B级(基本诚信)企业98家,C级(非诚信)企业3家。同时,将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布,并推送银川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进一步加强我市建设施工单位守法诚信体系建设,提升用工单位守法诚信意识,促进企业向好发展。

十二是联合惩戒,形成高压震慑。综合运用行政处理、刑事处罚、信用惩戒、媒体曝光等手段,人社部门与公安、检察院和法院协调配合,建立绿色通道,严惩恶意欠薪和非法讨薪行为。截至目前,全市行政处罚14件,收缴罚款32万元。

十三是做实监管执法,有效衔接欠薪争议调解仲裁。将日常监管与专项执法活动相结合,形成闭环管理,处处监控。完善多层次调解组织网络,加快推进农民工欠薪争议调裁衔接机制,创新欠薪争议调解仲裁方式,推动实现程序衔接、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格局,及时办结农民工欠薪案件,化解矛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十四是强化预警平台应用,全方位提升信息化水平。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功能和健全根治欠薪工作信息共享机制,加强相关单位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今年6月底,全国人社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观摩活动在银召开,观摩会上,展示了银川市“人社一体化系统--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远程监管、电子合同签订、农民工权益保障等工作的应用成效,来自全国160余名代表进行观摩。

十五是落实制度,完善长效机制。借助专项行动固本建制,开展“制度全覆盖”各项专项执法行动。盯紧盯牢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委托施工总承包单位、代发工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按月足额支付工资和施工现场维权信息公示等环节,促使长效制度落实落地。

十六是加强督导调研,严肃追责问责。我市压紧压实督考责任,落实兜底做好保障工作,严格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纳入政府效能目标管理考核,针对各县(市)区存在的欠薪问题,对6个县(市)区政府的负责同志进行约谈,对难以落实清偿资金或企业主逃匿的疑难复杂案件采取农民工保证金和应急周转金兜底解决。截至目前,组织督查组对各县(市)区各部门工作进行督导调研和暗访检查16次,下达“督查提示函”、工作警示函、劳动关系风险预警的通知、保障农民工工资工作通报等近20份。

十七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大力组织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集中宣传月”活动、“送条例、进工地、稳就业、保民生”百场普法进工地活动,引导企业依法依规管理用人,增强农民工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意识,全面营造合法用工、依法维权的浓厚社会氛围。截至目前,全市开展宣传活动近百场次,现场发放宣传资料近5万张,现场讲解、答疑近万人。组织开展“走进劳动保障监察、全面体验依法维权”政府开放日活动。邀请企业代表、市民代表等走近劳动保障监察,实地参观市劳动保障维权服务大厅、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和“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运行情况等,现场体验了投诉举报案件受理全过程。此外,我市还在分级监管、政策引导、业务培训等方面出实招,在全社会营造不想欠、不敢欠、不能欠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