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人社局聚力打好增进福祉攻坚战,建立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保障制度,规范新业态企业劳动用工行为,优化劳动保障服务,提高新业态劳动者就业质量,促进形成重视、关心、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良好氛围。
政策筑基,为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定规立矩。出台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实施方案、新业态企业劳动用工指引、快递行业推进劳动合同制度专项行动方案、全面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工作等政策7项,为促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公平就业、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保护、社会保险等提供制度保障。
社保托底,为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兜好底线。扩大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参保覆盖面,联合市邮政管理局对市邮政公司、顺丰、京东等十多家快递公司开展政策培训,对社会保险参保登记、申报核定等进行详细讲解,引导新业态企业和职工积极参加社会保险。目前,548家新就业形态企业及基层快递网点中,参加养老保险3563人、失业保险3875人、工伤保险5273人。
维权提速,为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保驾护航。开展快递行业劳动合同签订专项行动,全市快递行业劳动合同签订率94.1%。率先开展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工作,实施“按单计费、实名制登记、一键报案、快速理赔”,共接收全国信息平台推送职业伤害确认信息数据241条,完成职业伤害确认86人次。依法查处2家企业侵害新业态劳动者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等权益违法行为,审结新业态领域争议案件23件,追回工资金额14.4万元。加强新业态劳动纠纷调解网络建设,在市本级及各县(市)区设立“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中心”,成立“护薪同行”新就业形态职工维权律师团队,提供咨询服务和劳动争议调解服务。
服务提质,为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添力赋能。大力开展“10+N”就业公共服务专项活动,举办即时配送平台企业招聘会9场,提供就业岗位236个。组织开展技能培训,推动776名职工取得邮件转运员、邮政投递员、家务服务员等职业(工种)技能证书,兑付技能提升补贴54.25万元,发放稳岗补贴14.5万元,惠及职工318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00万元,向为新就业群体缴纳工伤保险费的用工单位,给予20%的社会保险费用补贴,有效提高新业态劳动者就业质量。
关怀有心,为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注入温情。打造“塞上红色驿站”,联合117家餐饮单位设置“5+X红新蓄能站”和193个工会驿站,年服务职工群众10余万人次。为14199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环卫工人免费体检,把12750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免费纳入医疗互助保障,为全市986名外卖众包骑手购买意外伤害险,开展“最美骑手”选树活动,不断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归属感和社会认同感。